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4-11-05 15:00:00   来源: 县委组织部

吉林伊通:推行四个“三”模式开创农村基层党建新局面

  今年以来,伊通创新推行“四个三”模式,围绕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村级阵地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村级制度建设四个方面靶向发力,工作质效全面提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项计划”强队伍。实施“头雁领航”计划提能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域内外培训4期300余人次,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走村观摩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政治素养和眼界思路。实施“群雁储备”计划扩源头,采取“1+1”储备管理模式和“4+3”培养激励措施,建立高质量、高素质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实施“积分考核”计划强作风,建立驻村工作动态积分台账,通过全量化积分考核、阶段性公示公告及常态化结果运用,工作作风持续向好。

  “三个行动”强堡垒。实施村部提升“三年行动”。坚持一村一理念设计、一村一方案实施,对187个村软硬件进行标准化整体提升,推行“数字村部”建设,推广运用“电子展板”,村级阵地全面提升。落实基层减负“瘦身行动”,清理机制标牌786个、标识图板1358个、微信群364个,实现村级党建工作“0报表”、镇级报表减少90%的减负目标。开展阵地“转型升级”行动。以“服务群众最大化,行政办公最小化”理念,打造集快递代收、课后看护、老年活动、纠纷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阵地,服务群众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三个推进”促振兴。推进“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项目升级。打造三道庭院辣椒、二道干豆腐加工厂等“一村一品”特色项目40个,推动示范项目由“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转变。推进“三资”清理纵深开展。先行推进全省农村“三资”清理试点村,做好“三资”清理后半篇文章。为盘活闲置“三资”、推行入股分红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奠定了基础。三是推进完善第一书记代言机制,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推动代言活动由“分散式”“节点式”向“集中式”“堡垒式”转变,为村企增收1600万余元。

  “三个制度”提效能。出台《规范村干部日常管理五项规定》。在履职尽责、坐班值班、服务群众、平急转换、廉洁自律五个方面促进村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制定村党支部联建共建机制2.0版。探索以产业联兴为主,人才联育、文化联创、生态联保、治理联动协同发展的联建共建理念,推动村级组织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完善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公开”举措,推动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编辑:赵东星 初审:董澄岩 复审:赵东兴 终审:裴钰 监制:郭涵宇)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