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08-01 12:57:00   来源: 伊丹镇

伊通伊丹镇科学谋划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伊通伊丹镇始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实施。

  伊丹镇抓住现有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动员,深入挖掘招商线索,结合“秸秆变肉,千万头牛”工程,引进省内首个预投资2.8亿元安格斯肉牛繁育项目,通过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今年该项目投资约为3000万元,年繁殖安格斯牛1000头左右。截至目前,厂区牛存栏116头,已签订6户安格斯牛合作经营户,经营户牛舍正在建设中。2022年伊丹镇重点推进6个项目,涉及年产3500吨玉米粉生产项目、安瑞建筑材料制造项目、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因地制宜,营造发展软环境。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文优势,不遗余力的抓好服务,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2022年伊丹镇共有示范村2个,分别是伊丹村、曹家村,制定千村示范长效机制,组织示范村对“九有六无”进行自查,落实“五化工作法”要求,对标对表创建标准,建立短板弱项清单,持续加快推进落实速度,汇集起全面攻坚、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始终不渝的将产业发展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强化推进村级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规模化、标准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积极谋划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围绕地理优势、人文历史、民俗特色等资源优势和蔬菜、食用菌和黄牛、梅花鹿等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能。截止目前,伊丹镇(梅花鹿)荣获2020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伊丹镇心合村玫瑰花被评为2021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加强学习,开拓眼界提升经验认识。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掌握更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依托曹家村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深入学习和了解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趋势等,探索适合曹家村发展的品种、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盈利模式,为下一步产业项目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域内其它村也参照曹家村的模式,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从而实现村集体经济提质升级。

  优化布局,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水平。伊丹镇坚持街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居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的标准,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伊丹样板。截止目前,镇区已全面规范市场秩序,重新划定停车位298个,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50个,制作树台围栏180个,自来水管网改造555户。修建伊丹村、曹家村水泥路3.2公里,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积12850平方米,培路肩土方5082立方米,新建排水管道涵4道。毯子村9个屯修建高标准农田,铺路7500米、石砌排水沟3000米。整修心合村部至火红村、新民村后何家、伊丹村小八队的村屯道路。

  多措并举,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伊丹镇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对农村土地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发展标准化养殖、种植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全镇共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家庭农场52个,达到县级备案资质且有经营规模的7家,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5300亩,购置各类大型农业机械420台套,建设大型农业机械库房5个,合计3000平方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伊丹镇将继续夯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统筹抓好落实,积极谋划部署,构建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格局,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加快乡村振兴前进步伐。(孙光娟)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