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荣誉,伊通镇荣获两项
日前,省民委、省文旅厅启动首批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命名工作,对8个乡镇、42个村给与命名挂牌。伊通镇、伊通镇建国村榜上有名,分别荣获“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伊通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中部,是伊通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6年底,重新区划后的伊通镇下辖23个村、125个自然屯,19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6.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33.2公顷,森林覆盖率4.3%。总人口47497人,人口以满族为主。12483户,耕地面积11472.5公顷。伊通镇属丘陵地带,南部为丘陵山区,其余呈微起伏台地和平原。伊通河由东南至西北贯穿全境。境内有二道村靳家屯及南山旅游区金矿塘坝2座。全镇共有少数民族特色村5个,分别是建国村、星光村、新四村、二道村、五四村。
一、少数民族乡村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情况
全镇特色稻米产业覆盖8个行政村,水田总面积达2000公顷;君子兰花卉合作社1个,花卉大棚39栋;由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通过光伏发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伊通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位于伊通镇建国村。近期我镇正在推进三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是大连库伦德公司和宝捷集团共同实施的东新村马屯、东西料浅屯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300公顷,项目主要内容为旅游采摘;二是吉林省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西尖山至范家拦河坝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拟占地300公顷,主要内容为水上娱乐、民俗旅游、餐饮,并计划将我镇五四村尖山屯打造为满族特色村寨,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洽谈,将于下半年启动;三是建国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整修全村道路,将前刘屯打造成全市最具特色的满族村寨,发展民俗旅游。
二、少数民族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情况
制定完成《伊通镇2018年旅游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伊通镇2018年旅游创建工作计划》,在巩固好南山风景区和牧情谷风景区相关建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三地一城”建设总要求,结合“一带、四区、两点”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以“山光水色、满族风韵、礼佛圣地、萨满世界”的旅游定位,科学规划设计,重点打造以建国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的乡村游民族游,东新村拟建“七彩伊通 满族风情”乡村旅游。
三、少数民族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情况
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活动,不断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其中,星光村是全县朝鲜族村。星光村注重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活动,深入挖掘朝鲜族文化元素,突出鲜族特色就,加强民族团结,打造朝鲜族特色村寨。于1988年9月13日成立星光村老年协会,定期开展活动,每年聚会约6次。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发挥朝鲜族服饰、饮食、文化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歌舞表演、美食分享等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下步工作中,伊通镇将继续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不断提升特色村镇的品质,促进特色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知名度,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周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