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毛泽东书斋 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主题活动在伊通举行
12月25日,由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伊通县全民阅读协会主办,伊通毛泽东书斋、伊通满族博物馆承办的“参观毛泽东书斋 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主题活动在伊通举行。
早上7点,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的部分会员乘车前往伊通。高速两边是冬日的田野,白雪皑皑,山峰凛立,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此刻正在休息,如果不是怕冷,真想打开窗户欣赏雪中白茫茫的大地,那一道道随着车轮转过去的垄沟垄台,像波纹,似海浪,如银蛇,大自然正拿着她鬼斧神工的画笔,描绘出冬日晨曦北国特有的风光。
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会长张国英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精心设计,详细安排,为防止走弯路,让大家先到伊通满族博物馆参观。
“科普”寒葱获粉丝
伊通满族博物馆位于人民大路1129号,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主楼五层,仿晚清建筑。馆内收藏满族传世历史及民俗文物603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28件。馆藏的每张图片、每件文物,都展现了纷繁的满族历史风情画卷,每个传说和故事,都描绘了满族先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多彩生活、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偏巧,伊通满族博物馆的王海燕馆长是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的副会长,他发挥专家型馆长优势,在讲解员讲解的空挡,添砖加瓦。在一幅名为“寒葱”的图片前,会员们停住脚步,王馆长告诉大家,寒葱又叫山葱,是东北山区林间的野菜,味道像葱又像蒜,生长在伊通河源头的寒葱岭上,每年春季来临,寒葱缓慢生长,每棵葱只长六七片叶,生吃、蘸酱吃、炒鸡蛋都行,如果卷烤肉,味道更鲜美,清朝时期,寒葱作为皇家臻稀贡品进贡皇宫,营养价值堪比人参,韩国人叫它神仙草……会员们遗憾没吃过,王馆长说,他买了八棵种在家里,都打籽了也没活一棵,王馆长的话瞬间把大家的遗憾抚平了。
含泪讲解引共鸣
毛泽东书斋坐落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党校的4楼,是党校的宝贝。在书斋门口,书斋的主人、90岁高龄的马学忠老先生开心地欢迎会员们的到来,老人连连说,读书好啊读书好,多读毛主席的书,做人作战都是赢家!
会员们簇拥着马老走进展厅,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会长张国英把《四平市志》和《四平年鉴》送给马老,马老欣慰地翻看着。
宽敞明亮的展厅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毛泽东的图书展厅,另一部分是毛泽东的家世展厅。在毛泽东图书展厅,马老的孙子马柏童把爷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马老是从1963 年开始收藏有关毛主席的书籍的,收藏的方式很多,有领导送的,别人给的,去新华书店买的,蹲旧物市场淘的,去旧书摊找的,有时为了凑齐一套书,要等好几年。长春同志街的旧书市场曾是马老的“淘宝地”,北京的旧书市场也给过马老惊喜,马老在那儿的一个小书亭里发现一本黑书脊银字的《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激动得当即解囊,如获珍宝,三年苦寻,终有收获。
一套《毛泽东手迹——全12 册精装本》花了6980 元,一套《毛泽东手迹——古人诗词》10000元,一尊大青铜雕像《毛主席去安源》花了12000元。书斋里,穿着红羊绒衫的马婶和蔼且知性,当会员问到马老建书斋的总花销时,马婶笑着说,40万打不住,你马叔爱读书,爱读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书他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工夫,深刻的道理细心领会,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马婶连背带唱,感动得孙子
马柏童热泪盈眶,这个大学毕业就辞了工作来到毛泽东书斋做讲解员的年轻人,就是要把爷爷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让更多人爱上读书,喜欢听毛主席的故事,让领袖风范、伟人智慧、革命传统、红色基因这些无价之宝,承载着人们对主席的崇高敬仰和深深怀念。
参观书斋的人络绎不绝,马柏童应接不暇,在毛泽东的家世展厅,党校的郭丹被临时委派,过来当讲解员。这位穿着白衬衫、黑美体裤,马丁靴的小小讲解员,发散着巨大的能量,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让听的人肃然起敬。当她讲到毛泽覃的儿子毛楚雄,护送张文津、吴祖贻两位同志去西安谈判,途中被国民党军队扣留,活埋时才19岁时,会员们纷纷落泪,张国英偷偷用纸巾擦,郭丹也在努力克制,可她嘴角下撇,声音哽咽,泪水已经在脸上流淌了。
部长化身讲解员
伊通县宣传部长孙大太对全民阅读的事情非常重视,他说,下一步要大力抓好这件事,带领更多人读好书,做好人,出成绩。说到伊通县“文明经济”志愿服务项目,孙部长难掩喜悦,该项目已获全国“四个100”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5000余小时,带领188户文明典型创收200余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带动4000余户参与文明创建,创建文明户2000余户、干净人家3000余户;全县已初步形成河源泉葡聚糖大米、文明小院黑糯玉米、生态有机大榛子、满族黏豆包等“文明经济”品牌。
说到伊通大米,孙部长旋即把会员们领到党校3楼的“文明经济”产品展示厅,化身讲解员,给大家讲起伊通特产稻花香2号。孙部长说,稻花香2号也叫富硒大米,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补硒很重要,我们的身体不能合成硒,要靠食物或增补剂,硒在我们的身体里代谢快,只能停留二十天左右,每个人都需要持续日常补硒,而我国大部分土壤缺硒,农产品硒含量低,我们的食物中硒不足,成人每天的补硒量应为50至250微克,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伊通有火山,大米补硒需要火山灰,我们的腐植土层里就有,天然直接补给,所以我们的稻花香2号出穗齐,产量高,出米率也高……孙部长如数家珍,会员们的表情由惊讶到渐懂到兴奋,直至热烈鼓掌,韩红激动地说,敢情伊通大地还有这么好的大米,我以前就认为五常大米好,打今儿起爱家乡爱四平,我吃伊通稻花香2号大米啦!
观后心得最真挚
返程的路上,会员们畅谈感悟,都觉得收获太大了,四平市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四平市电视台副台长苑桂贤深情地说,伊通满族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开口的老师,它们在向我们传递着满族文化的发展信息,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不断融合的整体状况,更是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历史鉴证。而马老,不是一般的毛主席的粉丝,用毕生精力追寻伟人,倾情投入,老人的做法,诠释了毛主席的历史就是党的历史,是国家的历史,是民族的历史,更是世代永志不忘的历史,我们要做好眼前情,不忘来时路,多读书,多听毛主席的故事,洗涤心灵,增志补钙。
瞬间,一个身影闪过,辽阔的东北平原上,白雪皑皑的垄沟里,一个人背着手,身体前倾,两腿微曲错开,貌似在查看土壤墒情。隆冬时节,唯有热爱,才会如此。热爱土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并持之以恒,这才是我们源源不断前行的动力。(王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