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5-08-08 09:24:00   来源: 新e通

吉林伊通:稻田画里的诗情画意

 

  八月的伊水河畔,稻粟飘香、生机盎然。坐落于东、西尖山臂弯间的伊通蟹虾・稻米产业园(蟹稻公园),正以蓬勃姿态焕新登场:以“伊通大米”为主题的稻田画创意巧思,在金色阳光下熠熠生辉,“七星山”图案线条硬朗,巨型“中国饭碗”格外醒目,颗颗米粒沾着晨露,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以动画版“哪吒”为主题改写的“我地由我不由天”让传统神话与现代农业碰撞出独特的文化火花,游人纷纷拿起手机,用快门定格这幅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漫步其间,抽穗的水稻秧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混着稻花的清香,将丰收的画面拉得满满;稻叶上的露珠在朝阳的映射下,愈发的晶莹剔透闪闪发亮;田埂上,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张大好奇又胆怯的眼睛环顾这个童话般的世界;池塘里,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在水底游动的“虾兵蟹将”,吊足了游人的好奇心,让人不由得驻足观望……

  登上观光台向西远眺,大孤山巍峨耸立,三联水库静卧其间;近观,伊通河宛若一条银色玉带静静流淌,翠绿的稻苗随风起伏、摇摆,“蟹稻共生”的模式让这片土地充满自然野趣,一幅“稻田画里绘‘丰’景,池塘边上观蟹虾”的田园画卷正在人们的眼前恣意铺展。

  伊通蟹虾・稻米产业园是以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数字化管理,集休闲观光、绿色种养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2024年,产业园从杭州引进澳洲蓝龙虾新品种,其推广的稻虾种养新技术,填补了蓝龙虾东北稻田养殖的空白,为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展乡村振兴新赛道,提供了可遵循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从生态田园到文旅地标,从农耕文明到产业创新,伊通蟹虾・稻米产业园的逐年上新,正是乡村振兴的鲜活、生动注脚,彰显着传统农业在时代浪潮中与时俱进的活力与潜力,续写着“稻语自然”的崭新篇章。(编辑:沈鸿升 初审:董澄岩 复审:赵东兴 终审:裴钰)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