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再谱新篇 喜迎县第八次党代会】县域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我县深入推进“文化伊通”建设,持续打造满族特色文化,强化伊通精神,不断推动文化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县域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15000人次。建成文化馆分馆15个、图书馆分馆18个。在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全县6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目前,全县187个行政村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234个,实现了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
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以农民文化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骨干培训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全县城乡广场舞大赛、全县秧歌汇演等大型活动。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创排大型音诗画情景歌舞《红色伊通》,艺术再现李红光等伊通本土英雄在各个历史时期谱写的英雄史诗。年均送戏下乡50余场,开展各类文化文艺培训20余场,培训基层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文艺爱好者3000人次;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持续打造“书香伊通”。在“我爱阅读100天活动”中,伊通荣获“全国十强”。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依托满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160多部,歌曲90余首。其中,优秀满族剧目80余部,荣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市级奖项90余个。“驿路文化”特色彰显。全县共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涵盖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活礼仪、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