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10-27 10:45:00   来源: 县委组织部

吉林伊通:“力度+温度+深度”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伊通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党建引领“六治”融合,巩固提升“六力六化”工作成果,着力完善基层治理领导体系、权责体系、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

  健全体系明职责,加大党建引领“力度”。在城市建立“1887”治理服务体系,在农村构建“1661”乡村治理体系。紧盯抓党建强治理、促振兴、优服务三个最终目标,建立“吹哨报到”联络机制,完善网格职责准入、“五项权力”工作流程等系列制度机制,理顺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权责边界,为村(社区)“松绑减负”。制定下发《党建引领基层“微治理”实施方案》《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基层治理专干管理办法》《党建引领城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目录》等系列文件,引导基层党组织撬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基层治理专干管理办法》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认可。伊通基层治理整体工作经验获得省首届“学思用”杯创新工作成果三等奖。

  拓展效能强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成功举办“新时代街道书记、小巷总理业务大比武活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培训班”,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领办代办员AB岗工作机制,实现“高频事项就地办,一般事项集中办,特殊事项预约办”,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题。在全县197个村和社区成立“啄木鸟小分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1500余件,社会治安类案件下降10%,邻里纠纷案件下降30%,经验做法入选省“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选编。

  四个转变促升级,拓宽社区功能“广度”。提升社区“自我造血”功能。以代收物业费为起步,物业企业反哺收费额的10%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经费;创新开展“社区合伙人”招募行动,开展商业性活动、公益性服务。推行社区“去行政化”模式。打造“福安茶馆”“正阳康养”“福康文化”“庆阳健身”“永青助老”五个示范品牌,用亲民、便民服务增进社区与居民沟通联系。建立社区“工作在网格”机制。开展“日走访”“周座谈”“每月回访”“书记下午茶”等活动,实现从“坐等办事”向“主动问询我来办”的转变,更加有效地办好群众身边的有感小事。夯实治理基础。创新培育“五星级小区”,围绕“抓党建、强物业、稳治安、优治理、促服务”五个方面,整合小区周边超市、药店、饭店、幼儿园等便民资源,引导物业企业带领居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开展自我服务。(孙宇 卢彬)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