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乡村 文化赋能振兴——伊通满族自治县持续推进“农家书屋+”走深走实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今年来,伊通县始终将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强化基础保障、创新活动形式,让小小的书屋成为涵养乡风文明的“精神粮仓”,更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智慧引擎”。
黄岭子镇的“道德大讲堂”更是成为农家书屋的“金字招牌”,乡贤李大爷结合自身照顾瘫痪老伴二十余年的经历,讲述孝老爱亲的故事,让台下村民深受触动。而在景台镇范家村,《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指南》读书交流会成了“最火的聚会”,村民们带着笔记本赶来,分享读书后摸索出的“玉米抗旱方式”“水稻种植技巧”,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书本里的知识真正变成了田间地头的收成。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伊通县农家书屋就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活动300余场次,从非遗传承到红色教育,从道德宣讲到农技交流,多样化的活动让农家书屋不再是“静态的书架”,而是成为村民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文化磁场”。
提升管理服务,让农家书屋“规范又暖心”。为确保农家书屋高效运转、持续发挥作用,伊通县着力构建“专人负责、制度保障、群众参与”的管理服务体系,让书屋不仅“建得好”更能“管得好、用得好”。全县187个农家书屋均明确1名专职或兼职管理员,确保书屋按时开放、书籍规范分类、借阅登记清晰。在制度建设方面,伊通县对书籍采购、登记、借阅、保管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同时鼓励村民参与书屋管理。此外,伊通县还注重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不少农家书屋增设了桌椅、台灯,有的还开辟了儿童阅读角、老年休息区,让农家书屋真正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里最具烟火气的文化地标。
从满足阅读需求到引领文明风尚,从传播知识技能到助力产业发展。农家书屋就像一粒种子,在伊通县的沃土上生根发芽,不仅播撒下知识的芬芳,更孕育出文明的新风。下一步,伊通县将继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和文化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点亮乡村文明的“灯塔”,为伊通县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编辑:尹微 初审:董澄岩 复审:赵东兴 终审:裴钰)